专家称,今年钢铁行业淘汰产能任务基本达成。
工业和信息化部8月18日发布第二批2014年工业行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企业名单,共涉及钢铁等十个产业132家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遭淘汰的落后产能中,共涉及2家钢铁企业共计300万吨炼钢产能,以及3家铁合金企业共计2.8万吨铁合金产能。这与之前工信部公布的首批2014年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企业名单中涉及的企业数量以及淘汰的产能数量相比大相径庭。在首批被淘汰的名单中涉及到44家炼铁企业、30家炼钢企业以及164家铁合金企业。
钢材多于钢产量
炼钢企业或存猫腻
据工信部公布的企业名单显示,其中淘汰的300万吨炼钢产能,包括江西全南盛达建材有限责任公司3座35吨电炉,计50万吨产能;广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座45吨氧气顶吹转炉、1座60吨直流电弧炉和1座40吨电炉,共计250万吨产能。
而在2014年工信部首批钢铁业淘汰产能名单中,共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达4686.1万吨。其中炼铁淘汰量达2540.6万吨,比工信部制定的年度任务多淘汰600多万吨;而炼钢产能淘汰2145.5万吨,完成全年淘汰目标的74.8%。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在淘汰的落后产能上,炼钢业容易存在“漏网之鱼”,“炼铁所用的高炉,是否被拆除关停能够很明显的看出来,而炼钢的高炉的体积比较小,比较容易掩人耳目,其实很多炼钢厂都存在这个问题,目前国内隐瞒不报的钢产能几乎达到7000万吨。”
而在被问及如何看出炼钢企业存在隐瞒不报的问题时,该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最直接的证据就是目前我国钢产量和钢材产量相差达到了3亿吨,而且一吨钢并不能生成一顿钢材,我国钢材产量远远高于钢产量,这是不正常的现象。”
执行力度毫不手软
钢企“搬家”再被提及
对于列入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名单的企业,工信部昨日发布的公告要求有关省(区、市)要采取有效措施,在2014年年底前关停列入公告名单内企业的生产线,拆除相关主体设备,确保不得恢复生产和向其他地区转移。同时,各地要按照《关于印发〈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做好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企业的现场检查验收和发布任务完成公告工作。
可以看出国家在淘汰落后产能以及过剩产能上态度坚决,毫不手软,在这样的淘汰力度之下,势必会让钢企承受巨大的压力。
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民向记者表示,淘汰落后以及过剩产能会让钢企“伤筋动骨”,但即使如此也要继续下去,“钢企一直深陷困境的原因可以归结为 退出障碍 ,地方政府用补贴维持钢企严重亏损,甚至扭亏无望的板块,这就扰乱了行业内竞争秩序,行业很难正常运转,该退出的及时退出,行业才能出现好转。”
03-24
03-23
03-04
03-04
08-25
08-23
07-08
07-06
05-28
05-12
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