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生铁成本指数为89.3点,较6月份下降4.2点,跌幅为4.5%(上月跌幅5.6%)(详见图1)。同期,综合价格指数为128.3点,较6月份下跌0.67%(上月跌幅1.35%)。7月份成本跌幅与钢价跌幅均收窄,可见,当月盈利水平在成本跌速仍然大于钢价跌幅的利好环境下,再获改善。
生铁成本指数走势图可以看出,7月份的成本指数延续跌势在88.3-90.8窄区间内波动,整体较上月跌4.5%,跌幅放缓。
按钢厂30天左右的炉料库存周期,研究7月份炉料成本,有必要先分析一下6月份的铁矿石市场行情:
6月份,国产矿市场全面“触底”。国产矿市场主要下跌地区集中在北方,华北、东北地区持续下行,但多停留在报价阶段,实际成交寥寥。大型矿山企业为保证自身的市场份额,以及维护钢铁企业供需关系而维持生产,库存量偏大,销售价格一降再降;中、小型矿选企业操作相对灵活,在市场如此低迷的情况下,大部分企业选择停产观望。整体国产矿市场运行处于底部停滞状态。据信息研究中心市场监测显示,截至6月30日:唐山地区66%酸粉湿基不含税主流市场价格在630-640元(吨价,下同),较月初跌30元。
6月份,进口矿市场跌破“90美元”后迅速反弹。月初,进口矿市场走势出现分歧,港口现货价格持续走低,而远期现货明显上调。月中,进口矿主流品种报价跌破90美元,而后需求方接盘积极性激增,一方面受益于矿石衍生品市场的底部拉升,另一方面受到市场预期有所回升的影响,进口矿港口现货及远期现货价格明显上涨。据信息研究中心市场监测显示,截至6月30日:61.5%澳粉外盘报价在93-94美元,较月初92-93美元上浮1美元。
总体而言,6月份铁矿石价格仍处于低位整理阶段,传导至7月份钢厂的生产成本仍然表现为下滑。同时,钢材现货市场也逐步出现“见底”迹象。因此,在上半年,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为钢铁业整体实现扭亏做出了贡献,但值得提醒的是,今年上半年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仍然亏损6.6亿元。
03-24
03-23
03-04
03-04
08-25
08-23
07-08
07-06
05-28
05-12
05-12